中国在德并购蔚然成风,吓坏德国政府接连出招限制
今天德新社报道说,德国政府面对蜂拥而至的中国企业并购潮,感到恐惧,担心德国的高科技企业落入中企囊中。为此德国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限制规定,但仍然感到不够,又向欧盟求助。
近两年,随着中德交流日益密切,中国企业在德国的并购项目也逐渐增多,尤其是一些高科技和电子类行业的企业。本公众号此前也对一些中企收购德企的项目做过报道,详情请点击一下链接:
理论上,中企并购德企不仅可以增进两国之间的关系,帮助德国企业渡过难关,中国企业还可以学习到很多德国的先进技术。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德国高尖端技术领域的企业被收购,德国政府开始坐不住了。比如,美的集团并购位于德国Augsburg的机器人制造商Kuka,就引起了极大轰动。
为了防止更多的、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本国企业出售给外国投资者,2017年2月,德国政府联合法国、意大利向在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提出申诉,要求在欧盟国家的并购案中拥有更大的否决权,来保护本国的高技术企业。并要求欧盟制定相关法律条文,阻止中国企业的大规模企业收购。
德国联邦经济部部长Brigitte Zypries (来自社民党SPD)表示,现在德国面临很大的压力,虽然中国投资者收购德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德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一定得价值,也保障了德国本国的就业状况。但是,中国投资者更专注于德国甚至欧洲的高科技企业,而且中国在本国的许多领域内对欧洲的投资者也有限制,这对欧洲的投资者是非常不公平的。Brigitte Zypries强调,开放的贸易市场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很多中国企业的收购项目都有政府导向性或者是有中国政府在背后提供支持,以至于,在竞购过程中,中国投资者经常处于强势地位。所以,Zypries建议,针对高科技企业的并购项目,应该由德国政府或者欧盟国家政府首先进行审核,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否决。比如此前,德国半导体设备生产商爱思强(Aixtron)的收购项目,因美国情报机构的干涉,德国经济部为了防止本国军用和安全技术泄露而终止了中资企业——福建宏芯基金的收购计划。
德国联邦经济部部长Brigitte Zypries
根据安永(Ernst&Yang)会计师事务所2016年发布的研究数据来看,当年的并购项目中,有68个并购案的投资者是中国人,收购总额达到126亿美元,这一数据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Zypries强调,2017年,中资企业的并购项目相较于2016年仍然会继续增加。
2017年7月12日,德国联邦经济部正式通过了关于《德国对外经济条例》的第九次修正案,进一步保护涉及到本国军事领域、能源、水资源领域和通信领域等的高新技术企业。由此,德国政府开始向美国方面学习,迈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一步。据德新社8月23日报道,德国联邦经济部还提出,今后,外国企业,尤其是欧盟国家之外的外国企业在德国投资项目中,如果超过25%的投资份额,联邦经济部有权进行审核。
事实上,不仅德国,中国方面对于近年的大肆并购现象也有一定的担忧,很多有关企业或富商通过海外并购来转移资产,帮助腐败官员洗钱等嫌疑和舆论批判层出不穷。为此,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的文件,限制海外房产、酒店、影业等领域的投资,并提出,如有违规者,将被列入政府黑名单。
参考链接:
http://www.t-online.de/finanzen/boerse/news/id_81949982/berlin-fordert-schutzwall-gegen-china-uebernahmen.html
评德国政府通过《德国对外经济条例》修正案
文|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
源自 China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 (Germany)
2017年7月12日,德国联邦经济部正式通过了关于《德国对外经济条例》的第九次修正案,我们认为,这一举措是德国政府迈向保护主义的一步,直接损害了非欧盟国家企业在德整体投资利益和合作积极性,恶化了德国的投资环境,我们对此深表担忧。
一、保护主义的做法无益于中德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
积极利用外资是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德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者积极融入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努力创造并保障了就业岗位,承担了应有的企业社会责任,为德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然而,近日所通过的《德国对外经济条例》第九次修正案,给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非欧盟企业在德国的投资带来了不确定性,损害了非欧盟国家企业在德整体投资环境,动摇了他们在德深化投资合作的信心。
当前,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正在不断深入发展,两国高层领导人交往密切,中德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良好。作为中国驻德国投资促进机构的代表,我们积极宣传推介两国的投资环境和产业政策,推动开展双向投资合作,积极为两国企业拓展双边资源提供信息和渠道的支持。但近年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德方的外资环境和政策却是日趋保守,尤其去年以来,美的并购库卡、木林森并购欧司朗等案例中都出现了德方的政治性干预和阻挠,特别是德方撤回对宏芯资本并购德国爱思强的许可,这种自相矛盾的决定也进一步损害了外资在德运营的信心。保护主义的做法以及新颁布的法规,与加深两国双边经济合作关系的意愿背道而驰。
二、增进互信,正确认识中德双向投资合作的开展
2016年,中国对德投资为29.4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首次超过德对华直接投资。中国对德投资起步晚,基数小,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中国对德投资总量仍不到德国吸引外资存量的1%,与德在华投资总量相比也有很大差距。针对当前中资在德正常的商业并购合作,德方某些人士担心中国买空德国的想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中国无意也没有能力买空德国。大家都清楚,众多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获益匪浅,中国制造2025年将会继续给德国合作伙伴带来新的增长点,中德之间的合作并非零和游戏,而是可以实现互利双赢。因为担心竞争而拒绝合作,失去的将是合作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德国的企业家们应当充满理智,放眼长远,搭上中国发展这趟快车。德国政府也应认识到,只有双向投资都活跃,两国经贸合作才能健康发展,合作水平才能迈向新台阶。
三、实事求是,客观分辨中德两国外资政策的进与退
相比德国外资政策的日趋保守,当前,中国政府正在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营造更加公平、更为透明、更可预期的外商投资环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国政府关于积极利用外资,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的决心,广大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也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政府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互利共赢的努力。
结语
中德都是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受益者,理当充当这一机制的维护者。尤其在当前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两国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更加突出,双方应携手前行,继续加强对话和合作。我们希望德国政府和有关机构,向德国企业释放正确的信号,像中国政府一样,积极鼓励企业间的正常商业合作,共赢发展。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
2017年7月18日
广告也精彩
刊登广告
联系我们吧!
长按二维码
联系我们吧!
感谢您关注
德国《华商报》
公众号“德国华商”
“德国华商”是德国《华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涵盖餐饮、贸易、房地产、旅游、移民、保险、交通、留学等各个行业,推动中德的友谊与经济交往。
《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生活的宝典。《华商报》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德国华商”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近三万人,且每天在增加之中。凡在“德国华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5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通过反复转发,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并能扩散到全球。
公众号:德国华商
长按二位码加关注